时间:2025-03-20发布来源:河南京城皮肤中医院
瘙痒难耐,反复发作,为何会得湿疹?!
湿疹带来的不仅是红斑、渗液和脱屑,长期瘙痒更会导致睡眠碎片化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甚至诱发哮喘、过敏性鼻炎;儿童患者因抓挠影响专注力,影响学习成绩。更需注意的是激素类药物,长期服用会形成"瘙痒-抓挠-加重"的恶性循环。
《黄帝内经》早有"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"的论述,认为湿疹是内外因交织的产物,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湿热浸淫:过食肥甘厚味,酿生内湿,遇外界暑湿邪气则发为急性湿疹。
血虚风燥:阴血不足,皮肤失养则干燥脱屑,易起湿疹,夜间奇痒。
脾虚湿蕴:脾胃运化失常,水湿滞留肌表,形成慢性顽固性湿疹。
现代研究证实,这类患者普遍存在Th1/Th2免疫失衡、肠道菌群紊乱,与中医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的理论不谋而合。
内治调本: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清肝胆利湿热,血虚型选当归饮子养血润燥,脾虚型以参苓白术散培土制水。
外治祛标:黄柏、苦参煎汤冷敷止渗,三阴交、血海穴针灸调节免疫,紫草膏外涂修复皮肤屏障。
临床数据显示,通过中医手法,85%患者两个月内皮损消退,复发率降低60%。
中医治疗湿疹的先天优势源于其整体观与自然疗法智慧,不同于西医局部抗炎止痒的思路,中医将湿疹视为内在失衡的外在信号,通过辨明湿热、血虚、脾弱等体质根源进行个性化调理。
这种模式不仅能缓解急性症状,更能通过调节脾胃运化、改善气血循环,从根源减少复发。